2018年10月25-26日,以“深度融合 产业升级 冲刺一流 引领创新”为主题的2018中国学术期刊未来论坛在北京会议中心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期刊协会、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承办。

论坛分开幕式、学者期望、学术期刊影响力专题、大会主题报告和 “冲刺世界一流期刊的战略思维”“ 新型智库发展与智库学术期刊”两个主编论坛,“学术期刊的集团化与集约化战略”社长论坛、以及“学术评价与期刊评价”“刊网融合与转型升级”共 五个专题论坛,与会代表就学术期刊产业升级、转型融合、品牌建设等重点、 热点问题展开了热烈地讨论。共有10000余名学术界、期刊界专家领导等在线上线下参加大会。10月27日下午,CCTV13《新闻直播间》聚焦本次未来论坛,从不同角度深度报道。

我国868种学术期刊实现网络首发 第一时间刊发巩固学术话语权   

据悉,目前我国已有首批868种学术期刊实现学术论文第一时间网络首发。2017后年11月,我国正式对国内外公布,《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为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官方平台,《科学通报》《中国电机工程学报》《财政研究》《经济研究》等数百家中国学术期刊成为论文网络首发首批试点期刊。所有投稿,一经审定无须确定纸质刊物出版时间,就能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CAJ-N通过中英文向全世界出版,确保了优质学术成果第一时间刊发,并在国际学术界迅速传播,巩固学术优先话语权。

首批正式转型的868种学术期刊,涉及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人文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网络首发论文,不仅能够将发稿时间缩短到三个月左右,还能配发相关视频,直观展示实验的环境、过程及相关数据。

学术文章网络首发,不仅在国际上能获得更多的科学发言权,在国内也能提升知识传播和知识服务的效能。过去,学术期刊是服务于学者个人行为为主的学术研究,而现在,学术创新已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学术期刊从简单的论文贡献信息服务,转向科学、社会、政府大数据与机构内部大数据整合与研究性学习。

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在接受采访时说:“学术期刊,是通过学术的方法把话语权争来。进入到新时代,我们国家更将使我们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建立在创新基础之上,这个时候把科技期刊创新的功能用好了,会更加速我们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新的未来发展的极大的空间。”

学术期刊将“刊-网-馆”融合运营

目前,期刊产品全媒体供应链被割裂,实施“刊-网-馆”的融合运营模式,是破解这一难题的最好办法。我国将在两年内有计划地完成三者的融合运营。刊-网-馆,分别指的是学术期刊、平台和图书馆。在模式下,学术期刊的订阅、服务、保存、资源和资产管理方式都会有所改变,并引起图书馆、信息中心等部门资源配置方式的重大变革,从而出现一个崭新的全媒体业态。

近20年来,我国学术期刊已逐步形成以纸质版、网络与电子版多元发布的全媒体出版产品结构,但这同一内容的两种版本却一直分别由不同的供应链各自定价发行,人为地将一个市场裂解为两个市场,造成了价格脱离价值、市场相互抵消、边际成本上涨、营销模式混乱的状态,严重削弱了期刊的市场主体地位,扭曲了产业生态,牵制了期刊和图书馆等信息服务机构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在纸刊和网络同步发表学术文章,也成为大多数学术期刊杂志当前的重要工作。

学术论文网络首发,支持作者在科研成果产出后的第一时间正式出版论文,并注册国际DOI(国际期刊通用编码)号进行确认。另外,可以在传统论文的基础上,以链接方式插入增加内容,对研究的背景、问题、思想、方法、过程进行详细描述与说明;而最重要的论文排名,支持在合作论文中,注册每一个作者对研究工作的贡献。

中科院院士沈保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期刊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文化的软实力,也显示我们国家在国际上对科学水平和科学成果方面的展示,也代表了我们国家对世界科技发展的贡献。要求我们的期刊,要使用效率高,效率高,阅读的人越多,它的作用就越大。”